汪家园畲族社区开展“三月三”文化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马老板,最近生意咋样?入冬了,要注意水电和消防安全,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就说啊!”“天气越来越冷,老人家有什么困难尽管联系我们,随叫随到。”11月27日,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街道汪家园畲族社区干部杨丽一早就来到社区,和网格员们一起走访居民和商户。
“社区工作人员每次进店问候和关心,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马成虎是来自甘肃的东乡族同胞,2020年来到汪家园畲族社区经营一家拉面馆。“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全心全意帮我解决,现在我们都处成了朋友。”马成虎笑着说。
汪家园畲族社区是一个城市多民族社区,总人口4800余人,其中畲族、回族、东乡族等民族人口980余人。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里,人人都是“石榴籽”,大家守望相助,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这里以前叫汪家园畲族村,2007年改为社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说起身边的变化,72岁的居民兰照明如数家珍,“路平了,污水也没有了,我们从自建房搬进了崭新的楼房,小区还有保安和保洁员……我们住得更安心也更舒适。”杨丽介绍,这些年,社区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建设安置房小区,并配套建设了邻里中心、农贸市场、学校等,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在汪家园畲族社区,民族团结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社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各民族群众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我们将辖区分为单元格,让网格员与居民结对并发放‘连心卡’,一对一进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杨丽说。马成虎对这张小小的卡片感情很深,他说:“我刚到这里时,不知道如何给小孩办理入学,一打‘连心卡’上的电话,社区干部立刻上门,帮忙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大事。”
为了守护社区平安,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还在此设立了畲族社区警务室,零距离服务群众,警务室负责人齐光华更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警察儿子”。身份证丢失需要补办、架空层垃圾长时间未清理、邻里发生小纠纷……一遇到事,群众直接给齐光华打电话求助,他也总是随叫随到。“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齐光华走东家串西家。”居民兰祖拓说,在大伙心里,他不仅是警察,更是家人。
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幸福生活,汪家园畲族社区还聚焦“共富”理念,积极引导畲族群众转变就业观念。近年来,社区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累计开展电商、汽修、美发等技能培训25期,覆盖群众1500余人次,并为各族群众提供结对创业帮扶服务,帮助有意愿的群众开办餐饮、超市等。去年,社区居民年人均收入超过4.8万元,适龄群众就业率达96%。“要不是社区推荐我参加技能培训,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44岁的兰祖根之前是一个菜农,没有任何专业技能。2019年,他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工程机械技能培训,并顺利实现就业。“我妻子也在社区的帮助下成为一名销售员。”兰祖根说,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向前奔,日子越过越红火,两年前全家人搬进了新房。
口袋鼓起来,脑袋也要富起来。从打造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展示馆,到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再到端午节龙舟赛、畲族传统美食节,近年来,汪家园畲族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各民族群众既“融起来”又“乐起来”。社区党员干部还带头组建了“红石榴”宣讲队、服务团等,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在今年9月举办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汪家园畲族社区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社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巨大鼓舞。”社区党支部书记林谋春说,“我们将继续多层次、多维度、全领域服务辖区各民族群众,带领居民传文化、学技能、展风采,构建‘共建、共享、共融’的理想家园。”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