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信仰扎根群众心中
全民普法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法治工作,如何真正让法治信仰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南昌有着自己的探索。
抓“关键少数”以“考法”促“学法”;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整合基层力量,延伸法治宣教“触角”……南昌通过一系列鲜活独特、科学扎实的举措,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法治”二字在英雄城里早已不再是一个生硬的名词。
聚焦关键以点带面
在南昌,根据《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拟任人员进行任前宪法法律知识考试的办法》,拟任人员任职前应当参加宪法法律知识考试,以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
以考促学、坚持年度和任前考法、将学法用法与提拔使用挂钩……南昌以这些举措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正人者先正己,律人者先律己。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南昌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推行法治宣传责任清单制度、实施“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办法、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确保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方案,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在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进程中,我市除了紧盯党员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外,也着重面向青少年、农村群众等重点群体。
“同学们,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跟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市各中小学纷纷举办关于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的各类讲座、教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法律意识。
针对妇女、老人、低收入群体、社区矫正对象等,我市坚持开展常态化、多元化、靶向化普法教育,围绕网络诈骗、婚姻家庭、交通安全等常见法律问题,通过开展普法讲座、集中公益劳动等方式,帮助重点对象提升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浓厚普法学法用法氛围。
拓宽渠道创新形式
“拉横幅、发传单,那都是‘老一套’了,现在普法,得有‘新花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汪军伟告诉记者,我市在丰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形式和载体方面,筹备了不少“大事”。
打造全省首个以宪法为布展内容的教育馆,展现新中国宪法红色基因的发展历程,以及英雄城南昌生动的宪法实践,集雕塑、平面展示、原创视频和VR互动等形式于一体,更好宣传宪法;开展第五季“学法达人勇闯关”爱国主义教育法网络竞赛,采用闯关答题模式,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知识,共吸引21.5万余人参赛,取得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普的良好效果……
“普法不紧跟时代不行。”汪军伟说,普法并不是机械地向公民解读法律的内涵,而是要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靶心”,讲群众听得懂的话,用群众喜欢的形式,在一种接地气的良性互动中,让法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也是公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日前,在湾里管理局幸福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江西赣旭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阳给街道、社区的“法律明白人”及党员干部上了一堂法治课,并在会后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为大家释疑解惑。
在幸福街道九湾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广场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广场入口处,记者看到法治宣传阵地指示牌非常醒目,绿化带内不仅设计有法治宣传漫画、石刻等用以突出阵地主题,还四处点缀着法治标语、法治格言和法治故事等。法治长廊内,廊柱、横梁、木质框架等现有载体上均悬挂、粘贴着法治楹联;长廊尽头,一块互动翻转造型展板,展示各项法律知识内容,图文结合、生动有趣。
据统计,全市已培养“法律明白人”63万余名,组织“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宣传24.5万余人次,引导法律服务1.7万余件次。
夯实基础普治并举
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在南昌县幽兰镇的中小学校,学生们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跟着老师齐声诵读宪法部分章节、条款,学习宪法内涵,增强法治观念;几公里外的农贸市场,糖画艺人以勺为笔,糖液作墨,绘“法”之形,吸引了不少村民群众驻足观赏,大家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了法律知识。
幽兰镇是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宪法宣传周期间,该联系点发挥职能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场景从学校到机关再到乡村,对象从学生到干部再到农户的基层普法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乡村沃土,强化乡村法治建设。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乡村振兴这一关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涉农立法、乡村普法守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法治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宪法之家、立法联系点等阵地为依托,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公共法律服务普及到田间地头;发挥司法所化解矛盾纠纷、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功能,统筹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指引,为乡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系列实的举措,让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在农村“出门可见、触手可及”。
而生活在城区的南昌人,也不难发现身边有这么一群人,当邻里街坊、辖区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后,他们把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之间和谐关系作为己任。他们就是司法行政部门设立在基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活跃在基层的人民调解员。
通过培育行业性和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推动法律法规走近群众、深入人心,是我市强化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缩影。
为了进一步提升普法实效,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挖掘和推广“五根工作室”“解忧铺子”等调解品牌经验,开展民间调解能手评比,让普法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落实以案释法制度,积极实施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在立法执法司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市级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库,组织编印《南昌市“以案释法”法治宣传系列读本